第(2/3)页 六房的这人低下头,小声嘟囔:“李东主是神医嘛!神医……下次我干活不吃饭总行了吧?” “别吵吵。”村正喊停。 “李东主不但带娃子们做好了蛤蟆送回来,还把做的法子写下,叫我们抓蛤蟆做好了到城里卖,一百钱一只。” “什么?一百钱一只?不是十钱百只么?” “怕是无人买,不如五文一只。” “三文也赚。” “听我说。”张肖用更大的声音压下去。 “做蛤蟆用的东西多,也算是个本钱,三文不行,就一百文,李东主说,没人买拿回来给他。” “听李东主的没错,一百钱。” “村正,谁家来做?” “方子不能丢,叫别人学去,村里还拿什么赚钱。” “要腾个院子出来,在那里做,外面守人,谁来都不许进。” “操家伙,轮流看着。” 村民们又说起来,嗡嗡嗡…… 他们对于一个能够赚钱的本事,可小心着呢,收徒弟都要留一手,更不用说告诉旁人了。 在他们看来,李易李东主已经不是傻了,是圣。 好东西拿出来不心疼,赚钱的本事还多。 总有看着衣服就知道是富贵的人来庄子找李东主。 自己不能跟李东主比,方子绝对不能泄露。 “别嚷嚷了,都去抓蛤蟆,小的留下,大的抓,癞蛤蟆不要,我选人来做,手和胳膊有伤口的不行。” 张肖再次大喊,拿主意。 村民哗啦下子散去,抓蛤蟆。 张肖又找几个嘴严的人,叫他们去长安城里的药店买红糖,顺便买盐。 当天晚上,村里先做了几大锅,一人尝一只,觉得一百钱一只不贵,好吃。 翌日一早,村正亲自带车队出发。 一头头的黄牛拉着车慢悠悠走,车上放着还没干的泥灶,灶下有小火,旁边的人不时扔里点柴火,保温。 一共四辆车,一车一个大锅,村里就这四口大锅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