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平时用来运输方便。”伯讹对此深有了解,京兆府的百姓就这样干着呢。 去年的冬天,或者说是过了年后的前年的冬天,下大雪,冬天百姓只能乘牛车和马车。 遇到雪多的地方,从车上拿下来板子把轮子给撑起来,出溜过去。 然后变了,一律雪橇,不用清理路上的雪。 嫌路上不好走,则走水网,百姓往来频繁。 如此才联系上周围的县,大量运输大棚蔬菜。 不晓得大棚种植在吐蕃好用不?需要很多的绢帛,还得加火道。 考虑学大唐种大棚,伯讹突然想到个关键的问题,吐蕃没有煤,怎么烧?烧柴火和牛粪? 就为了冬天吃点黄瓜、茄子,投入很多钱,有的人冬天还没有绢帛的衣服穿呢。 包括奴隶,奴隶不给衣服穿会冻死,属于财产损失。 “种大豆养虫子……”伯讹又考虑学豆虫养殖,他发现虫子好吃。 哪怕是吐蕃上层人不爱吃,给奴隶吃就行,奴隶有力气才能多干活。 “如李易是吐蕃人,他会为吐蕃想出什么好办法?专门适合吐蕃的。” 伊辛巴在想李易这个人,他是要过来与李易比试,从李易手上拿技术。 他很自负,觉得自己强。 一系列事情之后,比试的事情没了,他一直在看李易往外拿东西。 那么李易在大唐的京兆府,考虑的事情是当地百姓,换到吐蕃又该如何? “没有……对,叫资源,没有资源,他在吐蕃只能提供一下短曲犁,雪橇能拿出来,还有什么?” 伯讹一想到李易就难受,贬低一句,心情好了许多。 其他在鸿卢寺里的外邦使臣们倒是在努力学习。 奚族与契丹在东北和一部分的内蒙古居住,他们的冬天赶路费劲。 他们发现这个雪橇好,他们其实没想错,历史上东北地区的马拉爬犁、鹿拉爬犁、狗拉爬犁,就是这个东西。 只要是有雪,爬犁可以上山,马能跑的地方,爬犁保证能走。 灌木太密,不能绊住马腿,爬犁能从灌木上飞过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