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一旦拒绝赴任,则此生不可为官,其三代直系子弟,不得当官。” 李易直接说如何处理,跟逃兵役一样。 眼下的长安,考上科举的人有不少在等,等合适的位置。 吏部给其安排个官职,他一看太远,地方上还穷,人口少,便不去。 整天托人、走关系,欲谋一距离长安近的官儿,或河南府的。 姚崇的儿子,之前不就在河南府么。 官员不上任,吏部等啊等,地方上的官员便空缺。 还好吏员们比较努力,没有县令都行,反正各干各的。 “过了年,下此令。”李隆基决定听李易的,把官员赶出去,别呆在长安,跟谁耗呢? “还有个事儿,吏部教为官,多与官方行文有关,号召百姓做事,按照规则审核,另外修水利和路桥。不够!” 李易又提到个情况,要改变的。 科举考上,学子们不能立即去当官,除非家中有官员,世家子弟那种。 其他的人必须跟吏部的官员学习,如何写安民书、告民令、审核案子、记住农耕和收获的时间。 正常情况,一个县官能做到这些,算是好官。 像去年李隆基接到张九龄告密,临时对一大群县令进行考核,写个安民策吧。 结果一大堆不行的,撵回家学习的好几十。 “需学……”李隆基说出两个字,不问了。 他知道李易啥意思,放到县里的官员应该学李易。 不但能够掌握整个县里的情况,还能具体落实下去,包括百姓种什么菜、修不修房子…… 若是县尉,负责治安,还得帮百姓把栅栏弄一弄,教百姓怎样躲避危险,拿武器去树林、山上打危险野兽,然后吃。 当然,如果李易下去,他还会看周围的县,帮州府想一想办法,如何联合其他的线,共同提高。 “难!”李隆基没飘,懂! 指望所有的官员全做到,感觉比登天难。 想上天,有热气球,费点劲而已。 每一个官员全与李易差不多的本事,啊!不要开玩笑哇! “不难,两批学子皆可。”李易说第一批的四十一个甲第学子和第二批的二百二十个甲第学子。 第(1/3)页